学院简介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是深圳大学于2014年成立的一个包含本科与研究生培养、侧重跨学科教学与学术研究的校内综合办学单位。作为深圳大学内部探索全面改革创新的学术特区,高等研究院与香港和海外著名高校合作,借鉴国内外研究型大学通行的管理模式,引进具有一流视野的资深教授和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营造与国际接轨的学术氛围和培养环境,开展卓越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

新闻动态

高等研究院任意同学在人工智能领域旗舰期刊AIS发表创刊号正封面论文

发布时间:2019-05-31 | 浏览次数:

近日,高等研究院周晔课题组2018级研究生任意同学在Wiley旗下人工智能领域旗舰期刊Advanced Intelligent Systems创刊号上发表题为“Flexible Pyrene/Phenanthro[9,10‐d]imidazole‐Based MemristiveDevices for Mimicking Synaptic Plasticity”的正封面论文。AIS创刊号共出版四篇论文,其他三篇论文分别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聚合物研究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以及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的科学家。

 

使用具有双向电导调制功能的两端电子器件(阻变存储器)模拟生物突触的记忆和学习功能是研究受生物启发的神经形态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步。线性电导调制与电学脉冲参数的相关性在提高模式识别精度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另一方面,用低成本、溶液法来制备阻变存储器也是该方向的研究热点。为此,课题组与台湾清华大学周鹤修老师课题组合作,提出了基于有机小分子(pPPI)的具有双极型阻变以及双向电导调制的两端人工突触器件。该器件具有稳定可循环的双极型阻变现象,很长的数据保持时间和极大的阻变窗口。此外,在正电压和负电压偏压下,基于pPPI的器件的载流子捕获和释放过程非常类似于生物突触之间化学神经递质的传递,因此,该器件也被用来植入和模拟不同的生物行为,通过调节不同的电学脉冲参数,器件的电导值几乎能被线性调制。基于有机小分子的人工突触器件的实现可以极大地促进基于有机电子学的神经形态系统的发展。

 

任意同学曾获得深圳大学2018届荣誉学士学位和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目前在高等研究院继续攻读研究生。他已在Adv. Funct. Mater.Adv. Mater.Nano EnergyMater. Horiz.Small等权威杂志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教育厅、深圳市科创委的资助,深圳大学为第一单位与通讯单位。

 

研究成果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isy.201900008

 

正封面图。

 

器件结构、电学特性、原理以及与生物突触类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