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Home   >   News   >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  

Content

Enrollment Guide for the ICSE of 2016

2016-07-25


一、培养机构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是深圳大学新成立的一个包含本科与研究生培养、侧重跨学科教学与研究的校内综合办学单位。高等研究院将与香港和海外著名高校合作,借鉴国外研究型大学通行的管理模式,引进具有一流视野的资深教授和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营造与国际接轨的学术氛围和培养环境,开展卓越的教学、研究和管理。高等研究院是深圳大学内部一个探索全面改革创新的学术特区。
高等研究院将在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科学等基础学科及其交叉领域,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尖端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为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提供特色创新人才和研究成果,服务深圳社会经济转型发展。

二、培养目标

高等研究院“理工创新实验班”借鉴国内外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验,探索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结合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培养掌握扎实基础学科理论知识、交叉学科前沿知识、高科技工程技术,具备良好人文和艺术素养、探索和开拓精神、创新和创业能力的理工科特色创新人才。

三、培养模式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理工创新实验班”的培养特色是小规模、高水平、跨学科、重基础、研究型、国际化、新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 本硕连读。学制4+2年,其中本科4年、硕士研究生2年。“理工创新实验班”学生本科毕业后,通过师生双向选择,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高等研究院鼓励优秀毕业生申请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所的研究生,也支持优秀毕业生自主创业。
2. 学科设置。侧重跨学科教学和研究,在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基础学科及其交叉领域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理工创新实验班”本科前两年不分专业,跨学科、重基础培养,后两年按学生志愿和特长在高等研究院院内分专业培养。学生在本科期间即加入高等研究院教授的研究团队,接触和参与科学研究。采用专门制定的培养方案,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教学和实验条件,强化理科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国际交流。高等研究院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到高等研究院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营造与国际接轨的学术氛围和培养环境。高等研究院支持学生国际交流,资助“理工创新实验班”学生暑期赴境外高校访学。
4. 导师制。高等研究院所有专职教师均兼任“理工创新实验班”学生导师,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个性差异,指导学生学习、研究和生活。
5. 奖助学金。“理工创新实验班”所有学生第一年可享有新生全额学费奖学金,从第二年开始,可申请并获得“拔尖创新人才奖学金”、高等研究院奖学金和助学金等,具体发放办法参照高等研究院奖助学金管理办法执行。
6. 校历和语言。参照国外高校校历,结合内地公众假期设置特点,高等研究院实行独立学术日历。根据课程特点、学生接受能力和教学效果,“理工创新实验班”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

四、招生选拔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热烈欢迎2016级新生及2015级在校生报名参加2016级“理工创新实验班”招生选拔。
1. 报名方式:在2016年8月30日前,登录高等研究院报名网站(http://ias.szu.edu.cn/apply/index),在线填写“理工创新实验班”申请表并提交。
2. 报名条件:
a. 深圳大学2016级一本专业录取的理工类新生;
b. 深圳大学2015级一本专业录取的理工类在校生,且在校期间无转专业记录。(名额单列)
3. 选拔面试:2016年9月初,高等研究院举行选拔面试。高等研究院将根据申请人高考成绩及申请表,择优选取200人参加面试。具体的面试时间、地点及名单将于9月初在深圳大学招生信息网站(http://zs.szu.edu.cn/index/)及高等研究院网站(http://ias.szu.edu.cn)公布。
4. 招生数量:a. 高等研究院计划在2016级理工类新生中招收60名“理工创新实验班”学生; b. 高等研究院计划在2015级理工类在校生中择优选拔3-5名“理工创新实验班”学生。
5. 招录结果:高等研究院将向被录取学生发出录取通知,并将在深圳大学招生信息网站及高等研究院网站发布“理工创新实验班”招生选拔办法、进程和结果。敬请关注。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行政楼347 邮编:518060
电话:0755-26530611、26001352、26492572
传真:0755-26001352
网址:http://ias.szu.edu.cn

欢迎加入深大高等研究院咨询群,群号码:539407937








" style="width:700px;height:300px;" >


一、培养机构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是深圳大学新成立的一个包含本科与研究生培养、侧重跨学科教学与研究的校内综合办学单位。高等研究院将与香港和海外著名高校合作,借鉴国外研究型大学通行的管理模式,引进具有一流视野的资深教授和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营造与国际接轨的学术氛围和培养环境,开展卓越的教学、研究和管理。高等研究院是深圳大学内部一个探索全面改革创新的学术特区。
高等研究院将在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科学等基础学科及其交叉领域,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尖端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为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提供特色创新人才和研究成果,服务深圳社会经济转型发展。

二、培养目标

高等研究院“理工创新实验班”借鉴国内外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验,探索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结合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培养掌握扎实基础学科理论知识、交叉学科前沿知识、高科技工程技术,具备良好人文和艺术素养、探索和开拓精神、创新和创业能力的理工科特色创新人才。

三、培养模式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理工创新实验班”的培养特色是小规模、高水平、跨学科、重基础、研究型、国际化、新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 本硕连读。学制4+2年,其中本科4年、硕士研究生2年。“理工创新实验班”学生本科毕业后,通过师生双向选择,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高等研究院鼓励优秀毕业生申请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所的研究生,也支持优秀毕业生自主创业。
2. 学科设置。侧重跨学科教学和研究,在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基础学科及其交叉领域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理工创新实验班”本科前两年不分专业,跨学科、重基础培养,后两年按学生志愿和特长在高等研究院院内分专业培养。学生在本科期间即加入高等研究院教授的研究团队,接触和参与科学研究。采用专门制定的培养方案,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教学和实验条件,强化理科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国际交流。高等研究院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到高等研究院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营造与国际接轨的学术氛围和培养环境。高等研究院支持学生国际交流,资助“理工创新实验班”学生暑期赴境外高校访学。
4. 导师制。高等研究院所有专职教师均兼任“理工创新实验班”学生导师,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个性差异,指导学生学习、研究和生活。
5. 奖助学金。“理工创新实验班”所有学生第一年可享有新生全额学费奖学金,从第二年开始,可申请并获得“拔尖创新人才奖学金”、高等研究院奖学金和助学金等,具体发放办法参照高等研究院奖助学金管理办法执行。
6. 校历和语言。参照国外高校校历,结合内地公众假期设置特点,高等研究院实行独立学术日历。根据课程特点、学生接受能力和教学效果,“理工创新实验班”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

四、招生选拔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热烈欢迎2016级新生及2015级在校生报名参加2016级“理工创新实验班”招生选拔。
1. 报名方式:在2016年8月30日前,登录高等研究院报名网站(http://ias.szu.edu.cn/apply/index),在线填写“理工创新实验班”申请表并提交。
2. 报名条件:
a. 深圳大学2016级一本专业录取的理工类新生;
b. 深圳大学2015级一本专业录取的理工类在校生,且在校期间无转专业记录。(名额单列)
3. 选拔面试:2016年9月初,高等研究院举行选拔面试。高等研究院将根据申请人高考成绩及申请表,择优选取200人参加面试。具体的面试时间、地点及名单将于9月初在深圳大学招生信息网站(http://zs.szu.edu.cn/index/)及高等研究院网站(http://ias.szu.edu.cn)公布。
4. 招生数量:a. 高等研究院计划在2016级理工类新生中招收60名“理工创新实验班”学生; b. 高等研究院计划在2015级理工类在校生中择优选拔3-5名“理工创新实验班”学生。
5. 招录结果:高等研究院将向被录取学生发出录取通知,并将在深圳大学招生信息网站及高等研究院网站发布“理工创新实验班”招生选拔办法、进程和结果。敬请关注。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行政楼347 邮编:518060
电话:0755-26530611、26001352、26492572
传真:0755-26001352
网址:http://ias.szu.edu.cn
欢迎加入深大高等研究院咨询群,群号码:539407937








Address: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Shenzhen University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China 518060

Tel: +86-755-2649-2572

CopyRight@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Shenzhe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