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与南湾实验小学共同打造的“行走的思政课”在粤海校区举行。活动以“让科学的种子在童心生根发芽”为主题,通过实验室观摩、校园徒步、深空探测实验室探访三大环节,为百余名小学生呈现了一堂融合科学启蒙与价值引领的科普实践课。

实验室启智:严谨与好奇的碰撞
下午3时,孩子们首先来到高研院教学实验室。透过洁净的玻璃幕墙,他们观摩精密仪器与科研人员操作,志愿者同步讲解基础化学实验流程与设备功能。“原来显微镜能看到细胞运动!”一名学生惊叹道。这种“隔窗探秘”的方式既保证了实验安全,又让孩子们直观感受科研的严谨与专注。

实验室外的“优秀学子事迹展”成为另一焦点。展板上不是遥不可及的科学家传奇,而是深大学子赴斯坦福、麻省理工等顶尖学府深造的真实案例。“永葆好奇心”“坚持热爱”等学长学姐的寄语,将抽象榜样转化为可追随的成长路径。“原来深大学生毕业后能去这么多厉害的地方!”一名学生指着展板照片兴奋道,榜样的力量在此刻具象化。
校园徒步:人文与自然的交融
从深大粤海校区现代化的南区到绿意盎然的北区,徒步路线串联起深大建筑的设计美学与校园文化。在“洞洞楼”(致艺楼)前,孩子们驻足观察建筑结构与光影变化;行至科技楼(汇星楼)时,高耸楼体与顶部独特设计引发对科技应用的遐想。穿行荔枝林时,秋风蝉鸣与自然景观交织,孩子们在真实场景中感受“大学之大”的内涵。

深空探秘:从“星星”到“月球实验室”
最后一站,孩子们走进天都——深空探测联合实验室。志愿者以“天空中除了飞机还有什么星星”为引,通过探测器模型与天文望远镜讲解,揭开深空探测的神秘面纱。在月球空间环境模拟系统前,孩子们了解到科学家如何“再造月球”进行地面研究。“我以后想当科学家!”一名学生坚定的话语,引来周围师生会心的笑容。这种沉浸式互动,让深邃宇宙变得触手可及。

高研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赵宇晨表示:“将思政课堂融入真实场景,就是要让孩子们在行走中感受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交融。我们希望通过榜样力量与科技魅力,在幼小心田埋下探索未来的种子。”南湾实验小学带队教师张馨丹则认为,这种沉浸式学习不仅拓展视野,更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敬畏与向往,实现了科学与德育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