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4日上午10点,“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知名学者讲学计划第十七期”在深圳大学办公楼103会议室举行,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牛青山教授做了题为“Fabrication of thin-film compositemembranes with unique 3D surface nano-structures”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高等研究院院长陈峰教授主持,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李猛教授、研究员周晔等20余名师生现场聆听。
报告会伊始,陈峰院长首先对牛青山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家简要介绍了牛青山教授的科研工作经历及取得的重要成果。
牛青山教授指出纳滤、反渗透等膜基技术具有能耗低、分离效率高等优点,在海水淡化和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报告会上,牛青山教授介绍了一种基于大循环多酚分子Noria和聚乙烯亚胺(PEI)的共沉积的超快速通用表面改性策略。采用传统的界面聚合(IP)方法,以Noria-PEI共沉积膜为中间层,可制备薄膜复合纳滤膜(TFC)。支撑表面上的锚定Noria与水相中的胺单体之间的主客体非均匀相互作用可以显著改变IP过程,并有助于形成独特的纳米Trand混合形态,从而大大提高NF分离性能。利用原位策略在Noria-聚乙烯亚胺(PEI)改性的中间层表面上合成沸石咪唑酯骨架-8(ZIF-8)纳米晶体,用于制备薄膜纳米复合物(TFN)RO膜。制备的TFN膜的透过率比初生膜高近3倍,但对NaCl仍有很高的排斥性。牛青山教授在报告会上介绍的原位组装策略为今后用其它纳米材料制备TFN-RO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后,牛青山教授为此次讲座做了全面总结:界面聚合是当今反渗透材料制作过程中的奇迹;精确控制这一反应的动力学对膜结构的形成及膜性能至关重要;基于反渗透和纳滤复合膜的新型分离技术是21世纪最为引人注目的新型分离技术之一,在资源、环境等重大需求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报告结束后,参加会议的科研人员与牛青山教授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会人员从中受益匪浅,反响很好,现场学术气氛活跃。
人物介绍:
牛青山,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研究领域膜材料与膜过程,膜分离技术,功能高分子材料长期从事于电子材料,能源材料及反渗透膜材料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先后在美国知名跨国企业担任高级研究员,首席工程师及首席科学家职务。已在国际、国内发表有影响力的文章35篇,授权专利19项。自2014,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作,主要从事水处理分离膜材料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目前领导的研发团队已拥有副教授3人,讲师2人,全职博士后2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0余人。承担的科研项目有20余项,在特种耐酸反渗透膜、高压反渗透膜和高选择性纳滤膜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突破。已发表论文、申请专利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