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熊海研究员课题组在《Environmental Science-Nano》(影响因子: 9.473, 中科院一区Top期刊)上发表一篇“基于铕掺杂碳点(Eu-TCA/NCD)的多功能双发射荧光探针用于氯霉素、Hg2+和Fe3+的高选择性检测” 的研究性论文。已被推荐为封面文章。
建立在我们前期研究论文的基础上(由N,S掺杂碳点构建的荧光开关,用于选择性识别Hg2+ 和用作鸟嘌呤的反向探针: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21, 1183, 338977),本论文继续报道一种基于铕和氮掺杂碳点的新型多功能双发射荧光探针(Eu-TCA/NCDs),用于实际样品中氯霉素(CAP)、Hg2+和Fe3+的选择性检测,并分析了此碳点材料作为新型光致发光探针用于环境和生物分析物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前景。在激发波长(λex = 275 nm)下,此探针的水溶液在两个不同的波长(445和617 nm)上显示出强烈的荧光发射。在相同的条件下,向探针中添加CAP会导致两个发射波长处的荧光猝灭。观察到CAP浓度(0.01-50µM)与荧光猝灭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2 = 0.9963),检测限为12nM。更多的是,该探针在Hg2+和Fe3+离子存在下呈现出成比率响应,并且不受Ag+, Ca2+, Cd2+, Co2+, Cr3+, Cu2+, K+, Mg2+, Mn2+, Na+, Ni2+, Pb2+, and Zn2+ 等金属离子的干扰:1) Hg2+的加入导致了445nm处的强淬火,而617nm处的荧光强度几乎不变;2)加入Fe3+后,617 nm处的荧光强度急剧下降,而445 nm处保持不变;3)通过检测真实样品中的CAP、Hg2+和Fe3+,验证了探针的实用性(RSD≤ 回收率为95.2-103。这些结果为开发基于白光的生物和环境污染物双发射荧光识别的稀土掺杂纳米复合材料开辟了新的途径。这标志着我们课题组在分子荧光探针的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摘要图:一种基于铕掺杂碳点(Eu-TCA/CDs)的双发射荧光纳米探针,用于选择性检测实际生活样品介质中(河水,牛奶,蜂蜜等)的氯霉素-CAP、Hg2+和Fe3+的含量。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的Farid Ahmed博士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高等研究院的熊海研究员为唯一通讯作者,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为唯一完成单位。该研究得到了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计划-孔雀技术创新、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项目资助。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pdf/2022/EN/D2EN00376G?pag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