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6日,房国豪教授在《Composite Structure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纳米氧化锌对地聚物复合材料孔隙和裂纹分布的影响规律》的科研论文。该论文深入探讨了纳米氧化锌及不同加载条件对地聚物复合材料(EGC)力学性能、孔径及其分布的影响规律。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Eskinder Desta Shumuye博士为第一作者,房国豪教授为通讯作者,深圳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近年来,工程地质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在无水泥复合材料的制备中取得了显著进展。此外,纳米颗粒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也引起了建筑材料生产领域的广泛关注。特别是纳米氧化锌的使用,成为本研究团队的重点研究方向。本研究采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和压汞法(MIP)对基准及纳米掺杂EGC的孔隙率进行了评估,并通过数字体积相关(DVC)技术对加载后复合材料样品内部的应力分布进行了深入分析。论文展示了不同纳米掺杂量及加载条件对EGC孔径和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XCT在分析较大孔隙(>0.01 mm)方面效果显著,而MIP则更适合评估较小孔隙的分布。由于纳米掺杂的孔隙填充效应,材料在28天养护期后的力学性能显著提升,抗压强度达到103 MPa。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深圳市科技创新局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63822325002168?dgcid=auth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