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4日,高等研究院赵伟研究员课题组联合南京工业大学曾丰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武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Regina Palkovits教授、成都大学李树龙等,在电催化乙醇电氧化(EOR)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Metallic Ni as Electron Acceptor Modulates the Redox of Catalytic Centers at Activated Ni0/Ni(OH)2 Heterojunctions for Efficient Ethanol Electrooxidation”为题,发表于自然指数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赵伟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深圳大学为参与完成单位。
在碱性水电解中,阳极析氧反应(OER)动力学缓慢,极大地制约了整体能效。通过“乙醇辅助电解水”策略,将阳极OER替换为乙醇氧化反应(EOR),不仅能显著降低能耗,还可同时获得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如乙酸、乙醛等。传统Ni基催化剂存在导电性差、反应路径受限等问题,亟需开发新型高活性材料。对此,研究团队通过调控电沉积过程中碳纸电极的亲/疏水性,实现了Ni0与Ni(OH)₂共存的异质结构电极(记作ED-MHO@CP-a),该异质结构电极在1 M KOH + 1 M 乙醇溶液中展现出优异的EOR性能:在1.37 V vs. RHE电位下电流密度高达573.7 mA·cm⁻²,是传统Ni(OH)₂电极的191倍,远超多数无贵金属Ni基催化剂。经济性分析显示,该体系的收益/成本比高达1.07,显著优于传统水电解(0.60)。机理研究表明,Ni0作为电子受体,有效促进Ni²⁺ → Ni³⁺的氧化过程,从而提升EOR动力学。DFT计算显示,Ni0与Ni(OH)₂之间存在电子转移与态密度耦合,降低NiOOH中间体生成的能垒(降低4.82 kJ·mol⁻¹),并有助于乙醛向乙酸的进一步氧化。在非电化学条件下,Ni³⁺能自发被乙醇还原,Ni0的存在增强了Ni²⁺/Ni³⁺循环,有效促进乙醇的高效转化。此外,该研究还构建了基于ED-MHO@CP-a的乙醇辅助制氢体系,使用商用太阳能板驱动时可达到14.4%的太阳能转氢效率,显著高于多数传统电解体系。
该研究得到了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等项目支持。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510285

图1. 通过电沉积过程中的亲水-疏水表面调控形成的Ni0/Ni2+异质结构,增强Ni2+ ⇔ Ni3+的价态转换,降低乙醛氧化的动力学势垒,并提升乙醇转化乙酸盐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