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研究院建院1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第52场)】深圳市致病性副溶血弧菌特征研究-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
loading..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活动   >  

正文

【高等研究院建院1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第52场)】深圳市致病性副溶血弧菌特征研究

2024年07月12日 10:02

主讲人 李迎慧主任技师(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时间 2024年7月16日周二11:00
地址 深圳大学致知楼706

报告主题:深圳市致病性副溶血弧菌特征研究

主讲人:李迎慧主任技师(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持人:张锐教授

时 间:2024年7月16日周二11:00

地 点:深圳大学致知楼706

嘉宾简介

李迎慧,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原微生物检测所主任技师,伦敦帝国理工(Imperial College London)医学院访问学者,南方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兼任《疾病监测》杂志青年编委、中国微生物学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深圳市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分析测试协会卫生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肠道致病菌、常见耐药菌的检测、监测和研究工作,目前以食源性致病菌基因组流行病学和污水监测技术体系研究为主攻方向。主持或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省市级科研课题2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 Microbiology、Clin Microbiol Infect、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mBio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0余篇。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奖二等奖1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

报告摘要:

为了分析深圳市副溶血弧菌的种群分布特征,评估相关暴发的规模,阐述城市内副溶血弧菌长期流行和传播的动态变化规律。本课题组对深圳市2002-2018年间分离自暴发事件、门诊“散发”病例以及环境的全部副溶血弧菌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获得3642个高质量基因组序列。通过计算126起已知暴发事件分离株间SNPs差异,确定以≤6 SNPs作为菌株有共同来源的判定阈值。以≤2,500 SNPs作为阈值,共检测到176个克隆群(GCs),其中2604株病例分离株被划分为23个致病克隆群,PCG3和PCG189是深圳市引起疾病流行的最主要的致病克隆群。共有1897个病例分离株划分到370个暴发簇(Ob-clusters),存在以前未识别到的隐秘暴发事件及遗漏的暴发病例;空间分布研究显示宝安区是深圳市副溶血弧菌感染暴发热点区域。本课题组对副溶血弧菌开展了大规模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识别传统监测未发现的隐秘暴发事件和遗漏的暴发病例,提示深圳市长期存在副溶血弧菌共同来源,引起了持续性暴发事件,是副溶血弧菌感染传播的重要机制。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白石路3883号深圳大学粤海校区致知楼703学院办公室 518060

联系电话:0755-26492572

版权所有 ©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