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研究院学术报告:解密海洋中胞外游离核糖体:精准评估病毒介导的特异类群微生物细胞裂解-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
loading..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活动   >  

正文

高等研究院学术报告:解密海洋中胞外游离核糖体:精准评估病毒介导的特异类群微生物细胞裂解

2024年12月26日 12:57

主讲人 钟旭副研究员(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时间 2025年1月20日周一14:30
地址 深圳大学致知楼706

报告主题:解密海洋中胞外游离核糖体:精准评估病毒介导的特异类群微生物细胞裂解

:钟旭副研究员(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人:张锐教授

间:2025年1月20日周一14:30

点:深圳大学致知楼706

嘉宾简介:

钟旭博士现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副研究员,拥有法国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UGA)环境病毒学博士学位、法国里昂大学(UDL)微生物学硕士学位,以及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其科研聚焦于环境病毒学与微生物学,专注于探索各种生态环境中病毒的多样性、新型病毒的发现与鉴定、病毒生态学、病毒进化、病毒与宿主互作,同时致力于揭示病毒在各类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及其对生态过程的影响。他在前沿新方法和新技术开发方面取得了多个原创性成果,包括开发了CRISPR-Cas选择性扩增子测序(CCSAS)技术,通过CRISPR-Cas剪切技术特异性地移除宿主扩增子背景,实现了宿主相关真核微生物群落的测序;首创基于胞外游离核糖体鉴定海水中被病毒裂解微生物类群的方法,并开发了MoRS技术,用于评估海水中各特定类群微生物细胞裂解速率,填补了病毒生态学领域的关键空白。此外,他还发现了第一个侵染太平洋牡蛎并引发大规模死亡的新型nidovirus,以及多个致病性新型细菌和真核微生物;并参与由厦门大学焦念志院士领衔的“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揭示了病毒在海洋微生物固碳中的作用。截至目前,钟博士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Microbiome、ISME Journal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并参与主持了多个重要科研项目,包括美国戈登和贝蒂·摩尔基金会项目、加拿大Tula基金会项目,以及沙特阿拉伯和法国的科研项目。

报告摘要:

海洋中,病毒是数量最多的生物体,其每天裂解约20%的生物量,介导有机碳和营养盐的跨物种流动与循环,调控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海洋生物地化循环和海洋食物网产生深远影响,成为维系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命活动、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与健康的关键力量。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末,海洋病毒学作为一门学科由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的Curtis Suttle教授等人开创以来,我们对海洋病毒的作用机制仍然存在诸多未知。尽管已知病毒每天可裂解约20%的海洋微生物总量,但此前仍无法回答哪些特定微生物类群被裂解、裂解量有多少、裂解速率是多少等关键科学问题。报告人首次发现,海水中存在大量胞外游离核糖体,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来源于微生物裂解(主要由病毒介导)。通过采集这些胞外游离核糖体并测序其对应的RNA序列,报告人开创性地建立了一套以胞外游离核糖体为标志物,鉴定海水中被病毒裂解的微生物类群的方法,并进一步开发了MoRS技术(Mortality by Ribosomal Sequencing),实现解析和量化海水中各分类群特异性微生物的裂解与死亡情况。这一创新技术,填补了海洋病毒生态学研究的空白,已成功应用于多种海洋环境(包括近海、大洋及深海),解析了海水中数以万计被病毒裂解的微生物类群。这些成果不仅深化了我们对海洋病毒生态、微生物生态、微生物裂解与死亡机制、以及病毒介导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理解,还首次揭示了海洋中(乃至各类环境中)只有少数微生物类群占据主导地位,而大多数微生物类群处于稀有状态(rare species)的成因。总之,此项研究成果在海洋病毒学和微生物生态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开创了全新的研究领域。其应用不仅将提升我们对海洋(及其它生态环境)中微生物分布、丰度、动态、种群演替和群落结构的认知,还将进一步帮助我们了解和阐明特定分类单元在生物地化循环中的具体贡献,推动海洋病毒学与海洋微生物学的创新发展,同时为相关学科注入新的研究活力。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白石路3883号深圳大学粤海校区致知楼703学院办公室 518060

联系电话:0755-26492572

版权所有 ©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