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要求,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于3月9日开启线上教学。当天,共计7位教师同时在线“云开讲”,为学生们带来了防控疫情时期的“开学第一课”。
英语授课效果佳,善用平台互动多
高等研究院的曾绍雄老师采取超星学习通+腾讯会议双平台模式,为大家讲了“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第一课。课前,他用学习通提前公布课件和预习内容,课后又在学习通上布置和收集作业。他还采用开启摄像头并共享屏幕的形式直播授课,学生可以同时看到教师本人和PPT课件,更有上课的观感。课程一开始,曾老师便表示,自己的课堂是“100%全英授课,过往挂科率较高”,让全体同学瞬间精神紧张起来,接着再用中等语速慢慢地讲起了课程内容,不时停下来详细解释,促进大家对上课内容的理解。
(图:曾老师视频直播上课)
宣本金老师选择使用雨课堂平台讲解“高等微积分(2)”。他在课前要求学生们预习课程内容,并在课上进行答题展示和作业反馈,同时通过讨论区发言、弹出投票问题等方式与同学们积极互动,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教学互动效果较好。
(图:宣老师让学生以投票方式回答问题)
(图:课上的答题展示和作业反馈)
周晔老师使用腾讯课堂全英讲授了“材料表征”一课,他鼓励学生用音频回答问题,并且在直播教学中插入了趣味视频,增加授课形式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上课兴趣。
贺劲松老师课前先让同学们看了一遍相关的网课和课本内容,使他们对应用偏微分方程有了一定的理解。课上,他一边在腾讯课堂以课件+语音的方式直播,一边密切关注着微信课程群,时刻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及问题反馈。此外,他还布置了一些课堂的习题作业,让学生同步完成并为他们答疑解惑。同学们纷纷表示,“线上听课,知识点更好理解了。”
(图:学生在微信群中反馈问题)
跨境上课无卡顿,举手答题促理解
来自计算机学院的杨艳丽老师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暂时无法回国。此次开学第一节课,杨老师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为高研院的同学们跨境授课。杨老师表示,自己第一次线上授课,“干讲心里有点慌,老想看到学生们的反应”。她发现学生们喜欢在聊天区发言,就不时在直播里问一些问题,让大家在腾讯课堂的讨论区回答,“多互动学生才不会觉得无聊”。为了让学生有在学校里上课的感觉,她还特意用手机录下了平时上课、下课的铃声,设置5分钟的课间休息,并采用签到、举手点名提问、微信群答题等方式与同学们交流。“原本担心越洋上课页面会滞后和卡顿,今天发现效果还不错。”下课后,她高兴地说道。
(图:学生在微信群提交课堂作业)
高等研究院的郑家荣老师也在中国香港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细胞生物学”课。“学生们都听得非认真,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整体上课过程较为流畅,”他表示,由于担心同学们难以理解部分定义,自己用英文讲完后,会询问大家是否能听懂、能理解,或者用中文再解释重点内容。课上许多同学都举手答题并主动提问,有些同学已经提前预习到后面章节内容,让郑老师感到非常欣慰。
(图:学生在讨论区提问)
高等研究院的熊海老师为了上好“有机化学(2)”一课,特意申请了当天返回学校,他说:“在办公室上课,可以保证网络畅通,不用担心家里网络不稳定或突发故障的问题。”他还表示,今天正式体验了一番在线授课,将继续摸索和总结经验。之后的课堂里会增加与学生们的互动,平时也在微信群里多和学生交流上课进度及课后作业问题。
在线课堂趣味多,辅助督查不能少
各位老师授课的过程中,高等研究院的教学保障小组也一直在线聆听,时刻准备为老师们解决上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起到辅助和督查的作用。同学们遇到问题时,也会第一时间告诉授课老师和教学保障组的管理与技术人员。
上完开学第一天的课,18级理工创新实验班的王同学说:“感觉老师上课跟平时一样细致,网络平台都比较稳定,会有些许网络波动,但影响不大。线上教学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回看课程,为之后的复习巩固提供帮助。”他还表示,希望老师下课后可以稍微延长课堂时间,给同学们一个下课提问的机会。
19级的罗同学认为今天“上课方式有趣,大家都很活跃,老师很注意我们在课堂上的反馈情况,希望多一些互动提问环节。”
18级的屈同学表示:“总体感觉较好,在预期之内,接受程度很高。”
17级的袁同学则说,在家学习的体验很不错,课前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多预习功课。但缺少在校学习的氛围,主要靠自律,所以期望可以早点回到学校。
(图:下课后学生们向老师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