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大高研院科普讲座精彩开讲:梅林、顾垒联袂带来彗星与植物的双重科学之旅-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
loading..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深大高研院科普讲座精彩开讲:梅林、顾垒联袂带来彗星与植物的双重科学之旅

2025-11-18

11月14日,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举办“生命起源 & 仰望星空”科普讲座。深圳市天文台副研究员梅林、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顾垒分别从彗星科学与植物学传播两个方向带来精彩报告,吸引线上线下观众参与,共同探索从宇宙到生命的科学图景。

下午3时,首场讲座准时开始。梅林老师以“当冰融化成光-彗星的生命之旅”为题,带领听众探索太阳系中这类特殊天体成员的奥秘。梅林从彗星的形成演化、结构成分以及天体力学轨道等专业角度入手,指出彗星与八大行星、矮行星和主带小行星的显著差异。讲座中,梅林展示了从中国古籍到现代天文观测的彗星记录,从《新安县志》中1578年、1601年的记载,到近代海尔–波普彗星等重大观测事件,勾勒出人类追逐彗星的悠久历史。作为资深天文观测者,梅林分享了近五年来团队观测拍摄彗星的宝贵经历。过去数年,梅林及团队从内蒙古磴口沙漠到广西多地开展彗星观测。一个个野外观测故事,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科学探索的艰辛与浪漫。针对天文爱好者,梅林分享了实用的彗星观测技巧,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天文观测。讲座最后,梅林与在场学生就彗星周期、化学成分等话题进行交流。

下午4时,第二场讲座接续进行。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知名科普作家顾垒以“植物学科普的道与术”为题,从科学传播的角度分享了植物学知识的普及方法与理念。顾垒从科普工作的社会责任切入,进一步阐释了科普的重要意义。他特别提到了2024年底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新法规明确规定了科研人员参与科普活动的责任和义务。讲座中,顾垒结合自己十余年的科普经验,分享了植物学科普的三大方向:面向自然爱好者、民生需求以及国家战略需求。在互动环节,顾垒分享了自己从科研人员转型科普作家的经历,他表示,教学与科普在讲述技巧上相似,自己在科普领域的积累反而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开展。对于科研人员兼顾科普工作面临的评价体系挑战,顾垒表示,他对科研人员参与科普的前景持乐观态度:在科研工作允许的情况下,科研人员应当被鼓励积极投入科普。

“生命起源 & 仰望星空”科普讲座以跨学科的视角连接宇宙与生命,展示了科学探索的广阔图景。两位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激发了学生对天文学与生物科学的浓厚兴趣,也为学院推动跨学科学习、完善科学传播生态提供了新的启发。未来,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将继续推出高质量的科普与教育活动,搭建更多科学家与公众对话的平台,以实际行动推动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普及。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白石路3883号深圳大学粤海校区致知楼703学院办公室 518060

联系电话:0755-26492572

版权所有 ©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