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通链接:https://www1.szu.edu.cn/board/view.asp?id=395815
各有关单位:
科技部近日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重点专项2019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究方向
1、基础前沿技术类
1)多维融合感知智能轴承基础原理与方法
2)高性能轴承动态和渐变可靠性设计理论
3)液压元件及系统智能化基础技术
4)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基础理论及其健康监测
5)新型高性能精密齿轮传动基础理论与技术
6)高功率密度微纳振动能量收集器前沿技术
7)跨尺度微纳米三坐标测量基础理论与技术
2、共性关键技术类
1)工业机器人减速器轴承关键技术及工业验证平台
2)大功率风电主轴及增速箱轴承关键技术及工业验证平台
3)微小型液压元件关键技术
4)海工装备用长寿命耐腐蚀液压元件及系统关键技术
5)高性能机械密封关键技术与工业试验平台
6)高速重载锥齿轮传动关键技术
7)高长径比零件高效清洁热处理技术
8)清洁切削共性关键技术
9)硅基MEMS高深宽比结构无损测量技术
10)硅基MEMS厚金属薄膜关键技术
11)硅基MEMS气体传感器关键技术
12)高性能磁传感器关键技术
13)仪表专用微控制器芯片设计及应用关键技术
14)多参数危险气体在线分析关键技术
15)六自由度激光自动精准跟踪测量关键技术
16)工业现场通信质量分析关键技术
17)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融合的仪表共性关键技术
3、应用示范类
1)工程机械大扭矩轮毂驱动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
2)铝合金承力结构件挤压铸造成形技术及应用示范
3)工业仪表制造过程智能标定系统开发及应用示范
4)芯片封装缺陷在线视觉检测仪开发及应用示范
二、资助计划
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8-2022年)。
2019年指南在五个方向,按照基础前沿技术类、共性关键技术类和应用示范类,拟启动不少于28个项目,安排国拨经费总概算约4.5亿元。为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投入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的技术创新,在配套经费方面,共性关键技术类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应用示范类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2:1。
项目申报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的研究方向进行。每个项目拟支持数为1~2项,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必须涵盖二级标题下指南所列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基础前沿技术类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4个,项目参研单位不超过6个;共性关键技术类和应用示范类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项目参研单位不超过10个。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中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
指南中“拟支持项目数为1~2项”是指:在同一研究方向下,当出现申报项目评审结果前两位评价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情况下,可同时支持这2个项目。2个项目将采取分两个阶段支持的方式,第一阶段完成后将对2个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支持方式。
三、申报资格要求
1、项目(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1959年1月1日以后出生,每年用于项目的工作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
2、项目(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应为该项目(课题)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包括行使科技计划管理职能的其他人员)不得申报项目(课题)。
3、项目(课题)负责人限申报1个项目(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以下简称“改革前计划”)以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牵头申报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的在研项目负责人(不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也不得参与申报项目(课题)。
项目(课题)负责人、项目骨干的申报项目(课题)和改革前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研项目总数不得超过2个;改革前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因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课题)而退出目前承担的项目(含任务或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和项目骨干退出项目研发团队后,在原项目执行期内原则上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新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计划任务书执行期(包括延期后的执行期)到2019年12月31日之前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不在限项范围内。
4、特邀咨评委委员不能申报项目(课题);参与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或本年度项目指南编制的专家,不能申报该重点专项项目(课题)。
5、受聘于内地单位的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科学家可作为重点专项的项目(课题)负责人,全职受聘人员须提供全职聘用的有效材料,非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双方单位同时提供聘用的有效材料,并随纸质项目预申报书一并报送。
6、申报项目受理后,原则上不能更改申报人和负责人。
7、项目的具体申报要求,详见项目申报指南。
各申报人在正式提交项目申报书前可联系校科学技术部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相关科研人员承担改革前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情况,避免重复申报。
四、具体申报方式
1.网上申报。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系统(http://service.most.gov.cn)提交,系统账号可联系学校科学技术部开通,申报系统将于2019年7月10日8:00开通,有申报意向的老师请于2019年7月20日前编辑“专项名称 +学院+负责人”为邮件名将项目申报信息(项目名称、经费、合作单位)发送至邮箱zhili@szu.edu.cn。
2.材料报送。请各申报人于2019年8月13日前提交预申报书(纸质,一式3份)到办公楼517。预申报书须通过系统直接生成打印。
五、联系方式
校科学技术部联系人:职利
联系电话:26536623
联系邮箱:zhili@szu.edu.cn
科学技术部
2019年6月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