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研究院建院1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第24场)】量子点红外探测器与三维集成技术-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
loading..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活动   >  

正文

【高等研究院建院1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第24场)】量子点红外探测器与三维集成技术

2024年05月14日 09:11

主讲人 徐建龙副教授(苏州大学) 时间 2024年5月18日周六16:00
地址 深圳大学致知楼207

报告主题:量子点红外探测器与三维集成技术

主讲人:徐建龙副教授(苏州大学)

主持人:周晔

时 间:2024年5月18日周六16:00

地 点:深圳大学致知楼207

嘉宾简介

徐建龙,苏州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0年于天津大学获得电子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2016年于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获得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2016年至今在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员开展科研工作,入选苏州大学优秀青年学者计划。研究领域为薄膜光电探测器件与三维集成技术,主要以半导体胶体量子点和非晶/多晶薄膜材料为研究核心,致力于探索新型红外敏感材料在实际产业化进程中的器件物理、工艺技术、像素设计与三维集成等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难题。目前共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被引用4000余次,h-index为32,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Energy Environ. Sci., Adv. Funct. Mater., Appl. Phys. Lett., 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32篇,申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5项。主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科技部青年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获得苏州市优秀自然科学论文奖二等奖。

报告摘要:

“发现和合成量子点”被授予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半导体量子点是新一代可溶液加工的光电材料,得益于量子限域效应,具有吸收光谱可调、高吸光系数、掺杂类型与浓度易调等优异的光电性质,加之可以通过溶液加工与CMOS读出电路单片异质集成的独特优势,为发展低成本高性能红外成像芯片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线。这一技术的出现有望促进红外技术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的大规模应用。近年来,产业界和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已开发出PbS量子点短波红外图像传感器芯片原型。然而,相比于传统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PbS量子点探测器的短波红外探测性能仍有较大差距,包括反向偏压暗电流较高、外量子效率较低、像素结构尚不成熟、物理机制仍待挖掘等难题。2021年以来,我们课题组在PbS量子点短波红外探测器的器件物理、集成工艺、结构设计、像素结构设计等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工作,同时初步探索了PbS红外探测器与存储单元、逻辑单元的三维集成技术,突破“空间-性能-功耗-功能”的性能瓶颈,有望实现More than Moore和Beyond Moore。本报告将介绍上述我们近期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白石路3883号深圳大学粤海校区致知楼703学院办公室 518060

联系电话:0755-26492572

版权所有 ©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